虚拟人,数字人,虚拟数字人的定义区别

虚拟人

虚拟人(Virtual Human),指通过数字技术模拟真实的人体器官而合成的三维模型。这种模型不仅具有人体外形以及肝脏、心脏、肾脏等各个器官的外貌,而且具备各器官的新陈代谢机能,能较为真实地显示出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和出现的各种变化。研制“虚拟人”的目的,是为医学或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更为精致的演示条件。

用电脑制作“虚拟人”,最关键的环节是采集各种人体数据。首先需要确定出一个理想的人体样本;然后经过尸体解剖、拍照、分析;再将数据输入电脑进行合成,从而制成一个完整的立体人类生理结构。

这项研究工作,由美国最先进行。他们于1989年提出了“可视虚拟人”的概念,并于1994年制成了世界第一具男性“虚拟人”。1998年又通过对一具女尸的解剖,在电脑中储存了高达56GB的数据,从而形成了数字化的女性“虚拟人”。韩国从2000年开始进行“虚拟人”的研究,计划利用5年时间建立具有东方人特征的数据库。

我国对“虚拟人”的研究。在2000年正式列入高新技术发展计划中。2003年2月18日17时18分,我国首例女性虚拟人数据集在位于广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构建成功,这标志着继美国、韩国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本国虚拟人数据库的国家。

数字人

数字人,狭义的是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融合的产物,是利用信息科学的方法对人体在不同水平的形态和功能进行虚拟仿真。其包括四个交叉重叠的发展阶段,可视人,物理人,生理人,智能人,最终建立多学科和多层次的数字模型并达到对人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精确模拟。广义的数字人是指数字技术在人体解剖、物理、生理及智能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渗透,需要注意的是,数字人是正在发展阶段的相关领域的统称。

数字人研究发韧于1989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可视人计划,已由科罗拉多大学于1994-1995年间建立了两个数字化可视人数据集。2001年美国科学家联盟(FAS)将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可视人计划(Visible Human Project, VHP),虚拟人计划(Virtual Human Project, VHP),人类脑计划(Human Brain Project, HBP)概括为数字人计划(Digital Human Project, DHP)。

虚拟数字人

虚拟数字人,人工智能产物。2021年6月15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举行“华智冰”成果发布会,宣布“华智冰”正式“入学”。与一般的虚拟数字人不同,“华智冰”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能够逐渐“长大”。

虚拟数字人是指具有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与具备实体的机器人不同,虚拟数字人依赖显示设备存在,我们所知的很多虚拟人都要通过手机、电脑或者智慧大屏等设备才能显示。

虚拟数字人宜具备以下三方面特征:

一是拥有人的外观,具有特定的相貌、性别和性格等人物特征;
二是拥有人的行为,具有用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的能力;
三是拥有人的思想,具有识别外界环境、并能与人交流互动的能力。
综合来看,就是具备四方面的能力,即形象能力、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娱乐互动能力。

虚拟数字人系统一般情况下由人物形象、语音生成、动画生成、音视频合成显示、交互等5个模块构成。(资料参考:2020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

如果我们下次再看到有公司推出数字人,就可以结合这些特征和能力来判断这个数字人的可信度,避免被借势营销的企业钻了空子。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小草cys」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ASEFADG/article/details/12297359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自互联网,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39361690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