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通信业经历了3G跟随、4G并进的发展阶段,全面迈进了5G领先的新时代。“5G改变社会”的产业诺言正在逐步兑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信息通信业经历了3G跟随、4G并进的发展阶段,全面迈进了5G领先的新时代。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至今已满三年。在这三年时间里,中国5G在“适度超前”的政策引领下,实现了全球瞩目的规模化发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服务全球最大的5G用户市场,开展了全球最丰富的5G社会应用。
据工信部数据,截至目前,中国已经累计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县城城区和87%的乡镇镇区,建设5G行业虚拟专网5325个,5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超4.13亿户。中国共有814款5G终端获得进网许可,其中手机终端569款。5G正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形成多个具备商业价值的典型应用场景,已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40个,5G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
中国5G正在兑现“改变社会”的诺言,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畅通信息大动脉。
商用成绩瞩目
5G商用三年,中国信息通信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据工信部数据,2019年—2021年,电信业务收入从1.31万亿元增长到1.47万亿元,增幅达12.21%,5G商用三年,电信业务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
聚焦三大运营商,2019年—2021年,三大运营商经营收入总额从1.41万亿元增长到1.61万亿元,增幅为14.18%;净利润总额分从1384.22亿元增长到1565.16亿元,涨幅有13.07%。5G发牌后三年,三大运营商收入和净利润亦都实现了高速增长,甚至部分数据还创新高。
不仅如此,2019年—2021年,全行业进入营收快速增长期。
作为5G建设的主力军,以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为代表的设备商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新的增长。特别是,华为尽管在2021年出现销售收入下滑,但是受益于5G设备快速迭代,其运营商业务仍保持稳健,担当起压舱石的作用,中兴通讯营收则迎来五年内新高,爱立信与诺基亚整体也迎增长拐点。
5G部署也催生光纤光缆行业快速发展。据2021年年报显示,在光纤光缆行业十家代表上市企业中,有七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四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实现了同比上涨。其中,亨通光电、中天科技营收创出各自历史新高。
5G更为终端市场带来了新活力。2021年中国5G手机出货量达到2.66亿部,同比增长63.5%,而今年1—4月5G手机出货量更是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8.3%。这不仅拉动了华为、中兴、小米、荣耀、OPPO、vivo等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增长,也为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为代表的芯片厂商迎来了新的发展周期。
5G还在稳投资、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移动技术及服务为中国贡献了5.6%的GDP,相当于6万亿元的经济增加值。移动生态系统还创造了超过600万的就业岗位(直接和间接),并通过行业税收为政府财政贡献了近6700亿元。
毫无疑问,5G商用三年,信息通信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高分成绩单。
共建共享破解成本难题
5G商用三年,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而这张网络的建设背后,也凝聚了通信行业的集体智慧,破解5G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难题。
众所周知,5G网络部署是一项庞大的建设工程。在频率、部站、新技术运用、能耗等诸多条件制约下,5G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均显著高于4G。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适度超前地实现张高质量低成本的网络覆盖,中国运营商创新性地提出了“共建共享”新模式,为5G网络建设探索了新道路。
根据国内运营商市场发展现状和运营商合作协议,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分别“共建共享”5G网络。其中,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共建700MHz+2.6GHz+4.9GHz 5G网络,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共建2.1GHz+3.5GHz 5G网络。
截至2022年1月底,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部署共建共享5G基站70万个,占全球已建5G基站数40%以上。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已于2021年已建成20万个700Mhz 5G基站,2022年将完成剩余的28万基站建设,而中国移动超过50万个2.6GHz 5G基站也向中国广电开放。
通过“共建共享”,运营商节约了大量资本。据年报,中国联通和中国联通共累计节省资本开支2100亿元,每年节电超过175亿度。
值得注意的是,5G网络共建共享上,运营商仍面临诸多挑战,努力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和创新来解决,并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智力成果。据统计,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联合合作伙伴在5G“共建共享”方面开展了近10年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取得了近500项授权发明专利,其中包括50多项PCT授权发明专利。主导制定了12项国际标准、8项行业标准,也获得了通信产业金紫竹奖、通信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成果、GSMA全球移动大奖、GSMA亚洲移动大奖、2021年“德国IF工业产品设计奖”等,得到了业界广泛肯定。
当前,全球处于5G网络建设的关键阶段,但是5G覆盖效果仍不理想,且5G建设成本高企。而中国式的共建共享,无疑为全球运营商快速导入5G网络的规模化提供思路,让运营商能更加稳步、精准、动态投资5G网络建设。共建共享,中国5G的这个最大创新,无疑为全球5G规模开展树立了最佳范本。
5G赋能社会
5G商用三年,赋能千行百业的脚步不断加快,正在兑现“5G改变社会”的诺言。
面向B端市场,“5G+”正呈现澎湃喷涌之势。据统计,全国已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5325个,中国电信5G定制网商用项目已覆盖5G应用“扬帆”计划的全部15个重点行业,5G定制网项目达2500多个;中国联通深耕钢铁、采矿、教育等20多个细分行业,打造500多个5G灯塔项目、1700多个5G虚拟专网、5000多个5G商业化行业应用项目;中国移动已累计落地5G项目超8600个,5G专网项目超过1590个,智慧矿山建设超200家、5G智慧工厂落地1000余家。
值得注意的是,5G在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煤炭、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有效带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创新,有助于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而作为5G商用最重要的赛道,工业互联网在5G发牌三年来亦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最新数据显示,全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总数已超2400个,虚拟专网和混合专网建设加快,标识解析体系已覆盖29个省区市,建成二级节点192个。
显而易见,5G赋能千行百业正在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也正是5G让数字化成为近两年各行业转型的关键,让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可能,也推动一大批企业进入数字经济的主航道。
面向C端市场,5G促进了流量消费激增,更激发了互联网新业态的出现和发展。
据工信部数据,2019年、2020年、2021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分别达1220亿GB、1656亿GB、2216亿GB,分别同比增长71.6%、35.7%、33.9%。而2022年1—4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804.4亿GB,同比增长22.1%。
流量的增长,反映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亦说明短视频、中视频、长视频、直播电商等互联网企业正在享受5G带来的流量红利,尽管是在加强互联网监管、抑制资本无序扩张的条件下。特别是直播电商已经成为当前由5G助推形成的最具商业价值的创新应用之一。
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直播电商整体市场规模达到9610亿元,同比增长121.5%。2021年突破1.2万亿,预计2022年进一步上升至1.5万亿元。
与此同时,5G也激发了移动互联网APP开发的新热潮。一大批基于5G的APP涌现,海量APP实现了5G能力的升级。显然,5G正在助力构建更广阔的数字世界,激发更大的互联网创业热潮。
尾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年,网络层次提高,技术能力跃升,产业规模扩大,通信产业发生了根本性改变。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中国从“改变生活”的4G时代跨进了“改变社会”的5G时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好成绩之后,中国5G亦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无疑,建设好、发展好、应用好5G意义重大。5G正在成为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数字“动脉”。
5月27日,工信部召开提振工业经济专门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指出,抓紧实施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项目,适度超前部署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相信,在持续向好的政策推动下,在产业链接续勠力下,中国5G将继续发挥“信息大动脉”连接能力、数智化赋能效应,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采写:高超
图表:曙念 高超
编辑:高超
指导:新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自互联网,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39361690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