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RTC联播:谁决定在接收端选择哪一层?

在 WebRTC 中,接收端选择哪一层的决定通常由 WebRTC 实现和底层媒体堆栈来处理。适当层的选择取决于各种因素,例如网络条件、可用带宽和接收器的能力。

层的选择通常使用反馈机制和拥塞控制算法动态地执行。这些算法监控网络拥塞、数据包丢失、可用带宽和接收器缓冲区状态等因素,以确定解码和显示的最佳层。

接收器的能力也在层选择过程中发挥作用。接收器可以在协商阶段指示其支持的解码能力,例如支持的视频编解码器和最大分辨率。根据此信息,发送方可以调整其编码设置并选择与接收方功能相匹配的适当层。

以下是层选择过程在此设置中如何工作的高级概述:

  • 信令阶段(Centrifugo):在信令阶段,Centrifugo 促进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令消息交换。这包括 SDP 协商以及包含媒体功能和首选项的会话描述的交换。
  • 媒体服务器功能(mediasoup):mediasoup 作为媒体服务器,在确定可用视频层及其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发送方与 mediasoup 建立连接时,它会提供有关可用媒体功能和配置的联播层的信息。
  • SDP 协商(WebRTC 客户端库):集成到发送方和接收方应用程序中的 WebRTC 客户端库或框架,处理 SDP 协商过程。协商包括交换会话描述,其中包含有关支持的编解码器、媒体格式和联播设置的信息。
  • 层选择(WebRTC 客户端库 + mediasoup):实际的层选择过程发生在所使用的 WebRTC 客户端库或框架内的接收端。它考虑了网络状况、可用带宽、接收器能力以及从 mediasoup 媒体服务器接收的联播信息。

手动层选择

// Create a WebRTC PeerConnection
const peerConnection = new RTCPeerConnection();

// Function to handle received video tracks
function handleVideoTrack(event) {
  const receivedVideoTrack = event.track;

  // Attach the received video track to a video element for rendering
  const video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ideoElement');
  videoElement.srcObject = new MediaStream([receivedVideoTrack]);
}

// Handle the SDP negotiation and add received tracks to the PeerConnection
peerConnection.ontrack = handleVideoTrack;

// Function to dynamically adjust bitrate based on network conditions
function adaptBitrate(networkConditions) {
  // Get the sender's video transceiver
  const videoTransceiver = peerConnection.getTransceivers()
 .find(transceiver => transceiver.sender.track.kind === 'video');

  // Get the list of available encodings for the sender's video track
  const sendEncodings = videoTransceiver.sender.getParameters().encodings;

  // Choose the appropriate video layer based on network conditions
  let selectedLayer;
  if (networkConditions.availableBandwidth < 500000) {
 selectedLayer = 'low'; // Lower bitrate for low bandwidth
  } else if (networkConditions.availableBandwidth < 1000000) {
 selectedLayer = 'medium'; // Medium bitrate for moderate bandwidth
  } else {
 selectedLayer = 'high'; // Higher bitrate for high bandwidth
  }

  // Update the sender's encoding parameters to prioritize the selected layer
  sendEncodings.forEach(encoding => {
 if (encoding.rid === selectedLayer) {
   encoding.active = true;
 } else {
   encoding.active = false;
 }
  });

  // Apply the updated encoding parameters to the sender's video transceiver
  videoTransceiver.sender.setParameters({ encodings: sendEncodings });
}

// Function to monitor network conditions and trigger adaptive bitrate control
function monitorNetworkConditions() {
  // Replace with your own logic to monitor network conditions
  const networkConditions = {
 availableBandwidth: getAvailableBandwidth(),
 // Other network condition parameters...
  };

  adaptBitrate(networkConditions);
}

// Example usage: Monitor network conditions periodically
setInterval(monitorNetworkConditions, 5000);

本文来自作者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xrte.com/jishu/webrtc/28749.html

(0)

相关推荐

  • WebRTC时代的VoIP网络测试

    我不知道上周是怎么了,但我想看看 VoIP 的网络测试类型。 你可以自己做!只需在谷歌上搜索 “VoIP 网络测试”,然后查看测试结果。它们有两种形状和大小…

    2023年11月22日
  • WebRTC模块处理机制的实现

    1. 前言 WebRTC是一个由Google发起的实时通讯解决方案,其中包含视频音频采集,编解码,数据传输,音视频展示等功能,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快速地构建出一个音视频通讯应…

    2023年2月12日
  • WebRTC视频卡顿是什么原因

    流媒体中视频质量(会不会卡顿)、延时问题取舍一直是永恒的话题。低延时和视频卡顿之间即实时低延时和视频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常见的RTMP视频,基于TCP很少会出现花屏卡顿现象,但是相对WebRTC延时相对较高,但是WebRTC也存在自己的弊端,当网络情况一般时,尤其是无线连接状况下,出现丢帧的情况很常见,这样就会导致视频的短暂的卡顿。

    2022年12月12日
  • WebRTC端侧的应用及三端统一架构

    1. 源码获取及编译 本文没有特殊说明,都是针对 webrtc m79源码 国内网络限制,基本下面的操作都被限制,导致无法获取,因此可以通过购买一个轻量云服务器或者黑科技手段下载及…

    2023年6月28日
  • WebRTC如何实现屏幕共享(webrtc入门四)

    欢迎回来!本文是 WebRTC 入门系列的第 4 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获得用户的屏幕,以及如何切换媒体轨道,以便用屏幕代替摄像机来发送。 这部分在技术上不需要涉及到前面的部分,如果…

    2023年4月24日
  • WebRTC 媒体中继服务器

    媒体中继服务器是 WebRTC 中一种常用的 NAT 穿越方法,用于建立点对点通信和交换媒体。为了了解媒体中继服务器的使用,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 NAT 以及我们在创建点对点连接时面…

    2023年8月10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