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eb1.0到Web2.0 ——Web3简析系列之(1)

一、前言

Web3.0概念自2021年第四季度突然火起来,如图1所示为Web3.0的搜索热度统计。然而,业界还远远没有到统一概念Web3.0的时候。对于Web3.0的概念、内涵,业界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本系列短文旨在对业界的Web3.0做一个简要的整理和介绍。我们努力进行客观的描述,也并不试图给出Web3.0的定义,且让烟雾再飘一会儿。由于业界有的称Web3.0有的称Web3,我们这里也不做区分的使用这两种说法,同样地,本系列中Web1=Web1.0, Web2=Web2.0,以下将不再单独说明。

从Web1.0到Web2.0 ——Web3简析系列之(1)
图1 Web3.0热度

当然,在讨论web3.0之前,且让我们看看,Web1.0和Web2.0是什么样的。

二、Web1.0

1989 年,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中由 Tim Berners-Lee 领导的小组提交了一个针对互联网的新协议和一个使用该协议的文档系统,该小组将这个新系统命名为 World Wide Web,简称 WWW(万维网),它的目的在于使全球的科学家能够利用互联网来交流自己的工作文档。其采用的技术主要是HTML、URI 、URL、HTTP等,可以通过静态的方式展示网页内容。

后来这个新系统被设计为,互联网上任意一个用户都可以从许多文档服务计算机的数据库中搜索和获取文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熟知的互联网。这个时代最典型的应用有:Netscape、yahoo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方便定义后来的Web2.0等,人们把这种最初的仅具备静态网页的Web称为Web1.0。Web1.0的称呼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就如通信技术的1G、2G通信,也是后来予以定义的。

在Web1.0 的情况下,网页内容是只读的、静态的,类似于杂志,只能看不能修改、不能互动。在Web1.0下,用户只是信息(网页)的消费者。

Web1.0的主要特征有[1]:

  • 网页是由文本和图像内容构成的静态网页;
  • Web布局是使用HTML创建的;
  • 网站由Web服务器管理员托管和维护;
  • 同一个页面在不同浏览器中显示可能相同;
  • 用户将不得不刷新内容的页面才能查看更新后的内容;
  • Web前端技术有HTML、PHP、ASP、JSP;
  • Web浏览器;
  • Web服务器;
  • 数据托管在集中式服务器。

三、Web2.0

Web 2.0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4年,是O’Reilly 出版社的创始人Tim O’Reilly在2004年的O’Reilly Web Conference (San Francisco ,October 5-7, 2004)提出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Web 2.0具有如下特点[2]:

  1. Web作为平台
  2. 利用集体智慧(用户参与)
  3. 数据为核心Data Inside
  4. 软件发布周期的结束
  5. 轻量级的编程模型
  6. 软件不再针对单个设备
  7. 丰富的用户体验

此外,Web2.0还具有如下特点[3](注:不同的文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

  • Web on Everything//Web无处不在
  • Web 2.0 = Rich Web Clients//富客户端(即功能强大的客户端)
  • Compound Doc Formats, Web Apps//复合文档格式,web小程序
  • APIs (AJAX) and Formats

四、Web1.0与Web2.0

文献[2]详细分析对比了Web1.0和Web2.0,如图2所示。

从Web1.0到Web2.0 ——Web3简析系列之(1)
图2 Web1.0进化到Web2.0

在经济属性方面,Web1.0下是信息经济,Web2.0下是平台经济。Web2.0催生了当今的互联网企业,如Google、Facebook(改为meta)、Amazon、淘宝、京东等。

参考文献

[1] Mahesh Chand, What Is Web3, https://www.c-sharpcorner.com/article/what-is-Web3-or-Web-3-0/

[2] O‘Reilly《What Is Web 2.0》:https//www.oreilly.com/pub/a/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

[3]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eb 3.0 Emerging, https://www.w3.org/2007/Talks/0123-sb-W3CEmergingTech/Overviewp.pdf

本文作者:李德全
原文链接:http://blog.nsfocus.net/%e4%bb%8eweb1-0%e5%88%b0web2-0-web3%e7%ae%80%e6%9e%90%e7%b3%bb%e5%88%97%e4%b9%8b%ef%bc%881%ef%bc%8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自互联网,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39361690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 学习环境中的 WEB 3.0

    Web 3.0 技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育研究。 许多研究都是关于在学习环境中使用 Web 3.0 工具的。 综合和总结这些研究的结果并进行系统审查被认为是重要的,因为它是未来研究的…

    2023年3月6日
  • Web3赋能新商业模式

    编者按: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音视频技术的进步,一些新鲜术语也随之进入音视频赛道。一股Web3热潮正席卷而来,相比元宇宙、NFT、虚拟人这些更为火热的概念,Web3到底是什么意…

    2022年12月30日
  • Web3与元宇宙,有何异同?

    近一年多来,许多人都将眼光投向了元宇宙,希望元宇宙能够改变世界。然而Web3总是伴随着元宇宙一起被讨论,并且在近期受到了强烈关注。那么究竟Web3是什么?为什么说到元宇宙时都会提到…

    2022年5月23日
  • 在Web3应用程序中利用架构方法

    摘要 架构设计context包含一组影响软件应用程序开发的因素。 其中,组织设计背景包括高层公司关注点及其结构,例如,利益相关者和开发计划,严重影响设计考虑因素。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2023年2月20日
  • web3 技术堆栈中的最大价值

    “胖协议”还是“胖应用”? 本周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问题:在 Web3 技术堆栈中,哪里将产生最大的价值?涵盖的主题: 聚合理论(Aggregation Theory…

    2023年2月22日
  • 元宇宙还没搞明白 Web3怎么就火起来了?

    新浪科技讯。Web3,即运行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去中心化互联网,作为2021年的科技热词之一,被一些人认为是当今互联网(即Web2)的下一阶段;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场炒作。本期《海外…

    2022年4月17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