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的产生- Acoustic
人的听觉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及心理过程。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引起听感细胞的兴奋并导致听神经的电脉冲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便产生听觉。
一 人耳构造与声学特性
我们的听觉器官是耳朵,人耳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二 外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主要负责声音的采集。
耳廓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声波,并对其进行滤波调制后传导到鼓膜。耳廓的另一个功能是声源定位,也被称为耳廊效应(或单耳效应),是指人们利用单耳对声音进行定位的能力。当来自不同方向且频率不同的声音到达人耳时,经耳廓反射进人耳道后会出现音色、时间(相位)和声能等方面的微小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听音者可以进行辅助定位。
外耳道将声波传到鼓膜,具有传音和共振作用。这种传音主要对声音起修饰作用,传导到鼓膜的声音与外界的声音在功率谱和相位上产生一定的差异。外耳道全长略呈S形弯曲,看成一个端封闭的管子,封闭的一端是耳膜,依据管状共振的原理,共振场率约为3.8kHz,以该频率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声压将由于共振效应而得到加强。因此,人耳对了3~4kHz 频率的声音最敏感。
三 中耳
中耳主要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主要有传声增压的功效。
鼓膜,可以防水,外耳与内耳的分界,对痛觉极为敏感。
听小骨位于鼓室的,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重量只3毫克),是人体中最小和最轻的骨头。三块听小骨连接成一个曲折的杠杆系统-称为听骨链,将声能被转换为机械能。
咽鼓管是鼓室与咽腔相通的唯—管道,鼓室内的气压通过咽皷管的瞬间开放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处于振动的最佳位置。当人在潜水时或在加压舱以及飞机降落时,鼓室内的气压小手外界引起鼓膜内陷,人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疼痛甚至鼓膜破裂的情况。经过中耳的传递,声波可以放大44.2倍,相当于33dB。
四 内耳
内耳分成耳蜗和前庭器官(包括前庭和半规管)两个部分,是人耳听觉系统和听觉器官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部分。
耳蜗形似蜗牛壳,全长35毫米,管内充满淋巴,蜗顶主要感受高频声音,蜗底主要感受低频声音。
五 听觉传导途径
声音传入大脑被人感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声波通过空气传导进入内耳,这是人们感知声音的主要途径,另一种次要的途径是通过颅骨传导。声音通过颅骨传导到内耳,举个例子,用双手堵住耳后再发声,仍可以听到声音。
听觉心理效应与应用-Psychoacoustic
一 聚焦效应
聚焦效应又称为鸡尾酒效应,最早由Colin Cherry 提出。
这种听觉心理现象指的是人耳可以在众多声源的嘈杂环境中,将听觉注意力聚焦到某一声源上的一种听觉选择特性。这种现象通常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种情况是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声音上。例如,当我们在听音乐会时可以把听力集中到鼓的声音上,而其他乐器发出的声音就会被大脑皮层抑制,这时听觉感受到的是单纯的鼓声。另一种情况是人们突然受到某个声音刺激。例如,当我们在某个喧闹场所谈话时,远处突然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时,我们会马上注意到。
鸡尾酒会效应的解释涉及到人类对听觉场景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声源在哪里”和“声源是什么”两个线索的提取。“声源在哪里”的问题Colin Chorry ( 1953)指出方位听觉在分离声源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双耳比单耳更容易分离声源,“声源是什么”主要强调对各种声源的分割与识别过程,会应用在声源分离、近场远场盲源分离等场景。
二 掩蔽效应
掩蔽效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声学现象,它是指当两个或多个声音共同存在时,强度较弱的声音(被掩蔽声)被强度较强的声音(掩蔽声)所掩蔽而不能被人的听觉器官所感受到的一种现象。
通常,弱音的频率与强音越接近,越容易被掩蔽,根据掩蔽声与被掩蔽声的种类不同,掩蔽效应又可分为纯音掩蔽纯音、噪声掩蔽纯音、纯音掩蔽噪声、噪声掩蔽噪声。日常生活中掩蔽效应是一种很普遍的听觉心理现象,并且被广泛地运用到噪声控制、音频压缩编码、语音增强以及某些听力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三 双耳效应
人用两只耳朵同时听音时,当某一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时,两只耳朵虽然听到的是同一声波,但是却在两耳中存在时间差(相位差)和强度差(声级差)。由于到达两耳的声波状态不同,造成听觉的方位感和深度感,这就是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主要会应用于空间声效果,在两耳处重现与实际声源产生相同的声波,造成某方向上有对应的虚拟声源(声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自互联网,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39361690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